歷史課程
活動標題 | 歷史課程 |
---|---|
活動說明 | 假日時登壽山眺望高雄市,再到英國領事館官邸喝喝下午茶,或到旗後山頂的燈塔、砲台遠望高雄港的景色,這是許多高雄在地人甚是外來遊客常安排的遊程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誰興建了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,而它們在臺灣的歷史中的價值也鮮為人知。高雄港是南臺灣對外貿易的交通樞紐,也是高雄市發展的起源,但是您是否知道一百多年前高雄港曾經只是個小漁村,鹽埕埔、哈瑪星只是一片鹽田,甚至根本就在海中嗎?壽山為何是壽山?高雄又為何稱高雄呢?為什麼會有這些改變?這些改變又對高雄造成了什麼影響?讓我們藉由觀察、活動、遊戲、戲劇等各種方式,由歷史的脈絡中找出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故事! (本課程需搭乘渡輪至旗津進行課程) |
人數限制 | 15~32 |
適用年級 | 6~9年級,以班級為單位提出申請 |
課程地點 |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 2F研習教室、旗後山 |
課程目標 | 1.瞭解旗後山在高雄發展中的歷史定位。
2.瞭解高雄港演進對高雄市的發展影響。 3.認識壽山周邊古蹟建物與港口的關係。 4.認識自己居住城市的發展演進與歷史。 |
小百科 | 高雄舊名為「打狗」,其由來源自於高雄地區的平埔族馬卡道族族語。相傳當時原住民聚落周遭常有刺竹林分布,而馬卡道族語稱刺竹為「Takau」,故漢人移民將此地地名取作音相近的「打狗」。 |
課程時間(小時) | 4.5小時 |
費用說明 | 課程免費,午餐、保險費及交通請自理,如有疑問歡迎來電洽詢本處環教教師 |
線上預約 | 線上預約申請(請點我) |